一个电话挪用八百万公款,媒体:“认权不认制度”是种什么病 - 头条资讯 - 行业资讯 - 亿席商务网
标王 热搜: 广州  SEO  贷款  深圳    医院  用户体验  网站建设  机器人  贵金属 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头条资讯 » 正文

一个电话挪用八百万公款,媒体:“认权不认制度”是种什么病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1-03 18:18:40  浏览次数:48
核心提示:前不久,江苏海安市监委查办了一起基层融资平台职务违法案。该案中,分管融资的干部长期采用虚构贴现业务、虚增贴现费用等方式套
 前不久,江苏海安市监委查办了一起基层融资平台职务违法案。该案中,分管融资的干部长期采用虚构贴现业务、虚增贴现费用等方式套现,甚至打一个电话就能从融资平台挪用800万元公款。

当资产管理制度遇到“领导说了”,该填的表格不用填了,资料没交齐也能直接盖章,违规操作也能“特事特办”。这种“听领导话”却不照章办事的行为背后,藏着官僚主义的根。

当前,在一些地方,有少数单位有章不循,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,为领导干部随意用权大开方便之门;还有一些单位把“领导发话”当护身符,认为只要有领导“一句话”,即使违法违纪也能免责。殊不知,一旦出了问题,无论是滥用权力的领导干部,还是渎职的办事人员,该问责的都得问责。

领导的“意思”比规章制度管用,背后还有官本位思想作祟。在前述案件中,如果是一位普通职工给融资平台打电话,绝不可能挪出巨款。但一听是分管自己的上级领导,一整套系统的办事流程就压缩、变形成了一句话——“好,按您说的办!”

认权不认制度,这种思想和行为与法治理念背道而驰。无规矩不成方圆,照章办事,才能找到社会、公众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。如果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力,执行可以随意“打折”,问责时也可能“官官相护”,最终受伤害的可能就是广大群众的利益。

换个角度看,头顶“官帽”就四处伸手的干部,脑子里的特权思想也还没拔根。当了干部,不做人民的公仆却总想做百姓的“老爷”,手中的权力不为民谋利,却为自己变现、置换资源或满足私欲,这样的干部出问题是迟早的事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任何规章制度、程序规范本身也是“权力的笼子”,严格遵照执行就能约束掌权者肆意横行。

其实,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也是属于职位的。拔掉官僚主义、官本位、特权思想的根,才能更好地让制度发挥作用。要实现这一点,关键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,带头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,带头真抓实干解民忧、纾民怨、暖民心,使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
(原题为《“认权不认制度”是种什么病》)



 

  以上是“一个电话挪用八百万公款,媒体:“认权不认制度”是种什么病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。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(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、商业信誉等),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,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。
 
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本企业其他资讯

 
网站首页 | xml | top资讯 | 粤ICP备11090451号